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人才,2025年4月21日下午,我校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高新校区博文楼报告厅举行。

经过激烈角逐,《智鉴天眼—多模态异常感知AIGC检测一体化系统》等2项作品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周原琴音:七弦古琴的千古回响与数字新生》等5项作品斩获二等奖,《水陆智巡》等7项作品荣获三等奖,《基于智能压力传感器及深度学习的油井智慧监测诊断系统》等16项作品获得优秀奖。计算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团委获优秀组织单位,与会领导为获奖团队与单位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


本届竞赛由校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研究生院、科研管理处联合主办,计算机学院承办,计算机学院团委、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协办。自活动启动以来,各学院积极响应,精心组织初赛选拔,充分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经过层层筛选,88项作品入围校级复赛,其中30项作品成功晋级校级决赛。校级决赛特邀宝鸡市阳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评审专家王新刚、招生就业处处长周喜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院长张光南、网络与信息技术管理处处长杨建卫、教务处副处长董燕以及科研管理处副处长刘全定担任评委。各项目团队负责人通过PPT讲解、实物展示和视频展播等多种形式,立足国家战略,紧扣时代脉搏,从项目背景、创新意义、营销策略、社会价值、经济效益和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展示。评审专家围绕项目专业性、创新性、可行性、实践性等维度,结合项目特点和团队答辩情况,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刘勇和王新刚代表评审组作了精彩点评。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学校牢固树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强化科技技能、活跃学术氛围、致力科技发明、推广科技成果”为宗旨,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推动科技项目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相关职能部门与计算机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团委书记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校团委 文/张帅 图/白瑞典 审核/郭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