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明理 厚德尚能

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 ——闻一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2022年11月份团日活动总结

2022年11月27日 16:25  点击:[]

  一、活动主题

   弘扬志愿精神,展现青春力量


  二、活动背景

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世界各国快速转型的必然结果,对各个国家的安定和谐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诞生,是中国实施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的必然产物,是国内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缓解社会经济矛盾的重要作用,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实践证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正面推进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活动是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途径,大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积极为人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行列,能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着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文明风尚,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有利于培养了当代青年的奉献精神。

志愿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综合体现,其蕴含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人为善的仁爱思想、互助进步的发展理念以及对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这些精神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精神底蕴,是深化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更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保证。

面对近期疫情新形势,学校及时安排,严密部署,抓好疫情防控,坚决打好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健康安全和校园安全。广大师生党员、团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自觉投身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用青春和责任为党徽增光,用热血与奉献为团旗增色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发挥青年精神,开展此次活动。

  三活动目的

1.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更深入的理解志愿服务精神,以自己的青春力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浪潮中去。

2.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同学们了解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被时代赋予的使命。

3.充分发挥主题团课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4.鼓励同学们成为青年志愿者,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作用。

5.增加支部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流,促进班级和谐,增加大家的合作能力和班级凝聚力。

6.引导团员青年更多的参与到学校及社区的各项志愿服务中,提升服务大局贡献度。  

四、活动方式及内容

1、本次活动以线下展开主题团课的方式进行。鼓励团员积极参与,宣传当代青年故事,服从组织管理、听从指挥,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人群用实际行动彰显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将用青春的誓言、青春的行动,在疫情防控中继续高唱青春之歌,点燃青春之火,展现青春力量!


  2.通过线下展开主题团课的方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青年服务精神,认识到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使命和担当,并有请共青团成员代表发言。

  3.利用短视频的新媒体形式以及知识问答等相关形式开展本次团日活动,观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网发布的相关宣传视频。

  4.对团日进行总结,进行反思活动记录,让同学们深刻学习。


  五、活动效果

在活动主题下发到各班之后,各班同学在团支书的组织下积极的筹备、配合了本次的活动。在此团日活动中,同学们能积极响应、踊跃参加。理性认知,坦然面对当下疫情影响下学习的事实。并引发同学们对志愿精神的深思。

通过播放相关青年志愿者故事,并积极让大家所发言,结合自身情况谈谈此次活动感受。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对志愿者精神理解更加深刻。

通过本次团日活动,宣传青年志愿精神,弘扬志愿精神的重要性,青年向上,时代在前。恰逢其时,重任在肩。鼓励青年学子积极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并能发挥青年所长,担当国家复兴大任,体现青年精神,用实际行动彰显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要不断壮大青年志愿服务队伍,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常态化推进。志愿服务活动不是一次的热心、一时的热闹,要将其与各项基层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策划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传递爱与温暖。让广大青年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真正弘扬志愿精神,展现青春力量。

六、活动感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级党政机关工作者的紧密配合下,中国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快速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框架中,其服务的领域对象与发展速度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动态把握相契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内心需求。在现阶段,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整体构架、人民生活方式与社会传统文化等都紧随社会的转型进行着动态调整。与此同时,社会转型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其中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到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而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是将党与人民群众连接在一起的重要纽带,能够通过提供互助与社交的机会、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来有效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从长期来看,青年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拓展青年志愿服务领域,能够更好地团结、凝聚全国人民,并带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之中,推进社会安定团结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全球化时代,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对社会生态发展均呈现积极的正面效应,呈现影响较为深远的精神内涵,对社会的安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看来,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志愿精神,展现青春力量,既是党领导下的正确选择,又是时代的大势所趋,青年当自强,耀华展荣光。志愿精神远扬,青春力量不朽。

                            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

二〇二十一二十一





上一条:学习二十大,共聚“云团课” 下一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召开研究生考研就业经验分享会

关闭

学习十九大精神

共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