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明理 厚德尚能

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 ——闻一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我校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2025年02月28日 10:16  点击:[]

各学院,各学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挑战杯”竞赛宗旨,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决定举办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事介绍

“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陕西省委、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学生联合会主办,陕汽集团支持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实践性和群众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活动。我校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第十五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选拔赛。

主办单位:校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研究生院、科研管理处

承办单位:计算机学院

协办单位:计算机学院团委、校学生会、研究生会

二、参赛对象及报名

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支持跨院系、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团队。

三、赛事安排

1.竞赛时间2025年3月至4月。

2.参赛方式与要求。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需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竞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 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 A、B 两类:A 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 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每个学生限报1 件作品,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学校申报作品总数的 1/2。参赛作品的具体要求按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参赛作品必须由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老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完成申报后,作品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3.申报数量

每个学院推荐项目数原则上不超过5项,每人(每个团队)限报1个项目,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参加其中1个组别,不得兼报,参赛项目须经过学院团委进行资格及形式审查后方可上报。在院赛遴选层面,建议结合优势专业选题为主,兼顾已有成果。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优秀寒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参加专项赛的作品数不设限制。

4.特殊要求

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必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者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必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3)新药物的研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必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必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5.竞赛另置赛道

1)“揭榜挂帅”专项赛道

聚焦科技发展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课题和现实问题,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发榜命题,学生团队揭榜答题。每个学院选送参加专项赛的作品数不设限制,但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主体赛事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作品评比。

2)“红色专项”活动

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伟大成就,形成调研报告。

3)黑科技”展示活动

鼓励学生提出和论证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

6.赛程安排

院级初赛阶段:3月9—3月20日前,各单位积极宣传,动员学生广泛参与,积极准备资料申报。

校级复赛、决赛阶段:3月20日—4月15日,校赛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文本评审、答辩评审,最终评出优秀项目参加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7.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置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和优秀奖若干项,设置优秀组织奖5项,并进行表彰。其中,一等奖奖励经费1000元、二等奖奖励经费800元、三等奖奖励经费500元。

8.评审要点

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详见附件3。

9.材料报送

1)各学院项目汇总表(电子与纸质版各一份),见附件1。

2)团队项目申报表:纸质签字盖章版1份、word电子版1份,(请正反两面打印,见附件2。

3)材料:PPT(20页以内)和作品介绍(word电子版)。

4)附件材料:作品包括作品附件材料(论文、专利授权、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科技查新报告等),相关证明材料(商业计划书、知识产权证明、荣誉奖励证书、应用成效证明、合作协议、宣传报道等,合并成1个PDF);项目展示视频(产品演示、实践过程、宣传推广等,2分钟以内,MP4格式)。

各学院要充分做好本次竞赛的宣传和组织工作,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加本次竞赛。各学院竞赛负责人须将申请相关资料统一整理打包,在3月20日(周四)18:00前,将项目电子版以“学院+2025“挑战杯”申报材料”为邮件名,统一发送至工作邮箱651615214@qq.com,纸质版材料交至计算机学院党委办公室石鼓校区主教楼517)。联系人于乐老师,联系电话15771688626。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动员,要结合本学院学生特点和实际,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形式和内容创新,广泛发动吸纳学生参与,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

2.精心策划,加强指导。各学院要积极组织学生认真选题,联系指导教师,协助组建优势团队,为广大学生参与竞赛提供有力支持。各学院可结合已有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项目,根据相关类型转化为参赛项目。同时,要重点挖掘整合资源,形成高质量的参赛作品。本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织参赛情况及最终获奖情况将列入共青团工作考核指标。

3.注重宣传,营造氛围。要通过各类宣传媒介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集中展示本学院人才培养的突出成果,进一步浓厚优良学风。要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广大同学不断提高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附件1:“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报名汇总表

附件2:“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项目申报表

附件3:“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

 

 

 

                 校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研究生院、科研管理处

                  2025226

 

上一条:关于举办我校第二十二届“文理杯”足球联赛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开展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关闭

学习十九大精神

共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