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文理团发通[2019]13号
各团总支、学生会,各有关团学组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十八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大学生骨干队伍培养,根据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和《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校团委决定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十七期培训班。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
从履行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出发,针对大学生骨干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从增强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等方面着手,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青年学生骨干,引导青年学生骨干紧密团结凝聚在党周围,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训时间
2019年11月-2020年5月
三、培训对象
本期培训共招收学员77名(学员名额分配表见附件1),选拔对象为二、三年级在校本科学生,具体要求如下:
(一)追求政治进步,已加入党组织或积极要求入党,获得过“十佳团干”“十佳团员”“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二)组织能力突出,工作中勇于开拓,无私奉献,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担任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主要学生干部;担任团总支、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以及表现优秀的班长、团支部书记;
(三)注重自身素质拓展,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习成绩优秀,在“挑战杯”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校园文体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表现出较强培养潜质的优秀青年学生。
四、培训内容与形式
(一)理论学习
邀请校内外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通过名师讲座、报告会、理论宣讲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青年学生骨干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社会实践
组织青年学生骨干赴红色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大型现代企业及广大农村进行学习调研,促使大学生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增强青年学生骨干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素质拓展
形成户内户外双重素拓体系,重点提高青年学生骨干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交流研讨
广泛运用新媒体技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研论,为学员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学员自我教育,帮助学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管理与考核
(一)课程设置。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部分课程安排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实践性教学。学习结束后,学员提交总结。
(二)建立档案。为培训学员建立档案,对参加培训、实践的全过程和考核成绩、取得成果进行纪录,以便综合评价。
(三)综合考核。学员成绩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评定,即以理论学习、实践锻炼、课堂讨论、心得体会等方面的综合得分作为学生结业成绩,符合结业条件的颁发结业证书;优秀学员由校团委颁发优秀学员证书,优秀名额按总人数的15%确定;考核不合格者不予以结业。
六、有关要求
(一)认真推荐本单位优秀学生参加培训,各有关单位须于11月5日前确定参训学员名单,并将参训学员推荐表、参训学员信息统计表等分报新老校区团委办公室审核。
(二)各单位在选拔参加培训班的学生骨干过程中,要明确1名同学担任本单位联系人,负责培训期间该单位成员的召集联系等工作;培训期间,遵守学习纪律,参训学员一经确定,如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更和缺席。
(三)参训学员推荐表“个人情况”一栏只需填写清楚学习成绩、班级综合排名、担任职务、所获表彰奖励、志愿服务经历等内容,力戒空话套话,否则取消推荐资格。
(四)参训学员在培训期内,需结合自身实际至少撰写1篇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字数不少于2000字,不得抄袭。
(五)各学院上报信息统计表须请团总支书记签名,并手写注明所报学员上年度无挂科情况,并加盖所在学院团总支印章。
附:1、第十七期培训班学员名额分配表
2、第十七期培训班参训学员推荐表
3、第十七期培训班参训学员信息统计表
4、第十七期培训班学员培训考核表
共青团宝鸡文理学院委员会
2019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