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1日,我校“岐韵绿梦・勤途共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前往甘肃省民勤县,开展以生态保护、文化调研与助农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7月8日,实践团开展文化与生态调研活动。在民勤蜜瓜馆,师生们借助展品和产业数据,对蜜瓜产业从沙地培育到品牌化运营的全链条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了解,探究特色农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民勤模式。随后,实践团走进沙井文化民俗博物馆与瑞安堡,通过参观文物展品、了解古建筑格局及参与民俗体验,追溯沙井文化的历史脉络,感受民勤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民勤防沙治沙纪念馆,团队成员通过治沙场景照片和老式工具等,了解当地群众“向沙宣战”的奋斗史,领会“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治沙精神,理解“人沙和谐”的生态智慧。

7月9-10日,实践团深入沙漠进行实践行动。在种林公益发展中心公益林基地,成员们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树苗维护工作,分工完成浇水、填坑等工序,维护上千株梭梭苗。劳动结束后,团队进入田间地头开展助农直播,向网友推介民勤蜜瓜、沙枣、人参果等特色农产品,讲解生态种植理念与地域文化故事,助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服务乡村振兴。

本次“岐韵绿梦・勤途共行”实践团围绕防沙治沙技术实践、特色产业调研、文化遗产保护等开展系列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实干品格,增强文化传承自觉,深化对“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共生共荣”的理解,助力我校学子成长为懂生态、爱文化、肯实干的新时代青年,为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校团委 文/李奕含 图/张思涵 审核/郭理想)